首页

美脚足交视频

时间:2025-05-23 20:23:42 作者: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完成首次出舱活动 浏览量:77999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谢雁冰 李纯)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26日在北京表示,加强人文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构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支柱。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李群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有上述表示。

  李群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加强人文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人文交流重视的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这种精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这种精神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哲学理念相契合。因此,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构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支柱。

  李群表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国际人文交流,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中国也积极开展人文交流,目前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签署了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之间的合作。

  李群还说,这十年,中国还与世界各国合作举办了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中国的文物专家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希瓦古城、柬埔寨吴哥窟等6个国家11处开展了文物古迹保护和修复。中国还与24个国家开展了44项联合考古工作,已经促成1800多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李群表示,中国今年还发起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同时成立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举办了“欢乐春节”“茶和天下”雅集等全球文化品牌活动,实施“你好!中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和文化丝路计划等。“这些工作都大大促进了国际的文化、文物、旅游的交往,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李群说,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国政府努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为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将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人文交流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传承发展人类智慧和文明,做出应有的努力。(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20届东博会)中国—东盟共商制度型开放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吉林抚松:“绿色”扮靓生态旅游

“四项工程”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把农村困难家庭孩子的书本费、学杂费、代管费等费用全部免除。浙江是全国最早实行这项规定的。

中方呼吁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的气候资金支持

广安华蓥市原农业园区办职工蒋某:基本上他是不听我们的意见,都是他说了算,如果我们不听他的话,那么他就在大会、小会上批评我们,乃至吃饭聚餐的时候,他都会挖苦你、讽刺你,对你进行各种的打压。

山东夜间文旅蓬勃发展 新“夜”态激活消费潜力

民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深刻阐明了民族、民族交往、民族关系、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党探索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百余年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根据地局部执政的探索中将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同中国革命的总任务结合起来,领导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在全面执政的实践中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基本框架,形成民族工作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把民族工作重心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深化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作出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香港特首:认真检视暴雨预警 拟强化排水系统

节目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生态环境等前沿领域,邀请相关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和知名教授,在实验室现场进行基础科普。参加节目现场讲授的专家学者包括两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等,他们将在各自的实验室与青少年互动,分享科研故事和奋斗历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